1895年的馬關條約,法理上決定了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的命運。但在臺的清官員與張之洞互通聲氣,仿效三國干涉還遼一事,企圖引入外國勢力,扭轉台灣前途,是故成立台灣民主國。但倉促成立,也未能凝聚共識,故在日軍登陸後,約十數日即潰敗,迅速占領臺北城,台灣總督府宣告始政。

入臺後一帆風順的日軍,很快地陷入到綿延日久的對抗中。始政後南下桃竹苗接收的日軍,意外遭遇到以客家籍為主體族群的奮力抵抗。客家族群原居中國南方,遷徙到台灣時,一併移植了原鄉的內聚力較強的社會組織與私有武力。且台灣為移墾社會,加上清帝國的族群政策,使得客籍族群夾在閩南與原住民間,屢次涉入十九世紀的動亂與爭奪資源的衝突中,因有功於平定動亂,而被封為義民。在這樣的歷史淵源下,在日軍推進到桃竹苗一帶時,吳湯興、徐驤與姜紹祖等客籍地方菁英,即動用現有資源,組織鄉勇,以保家衛土、守護傳統與文化的名義,對日作戰。

其中有幾大戰役相當關鍵,客籍群族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龍潭坡之役、大嵙崁與三角湧之役、尖筆山之役、八卦山之役。尤其大嵙崁(即大溪)、三角湧(即三峽),日軍在七月的這兩場戰役中,面對義軍激烈抵抗(包括三角湧閩南族群民勇協力),已然發現到南征不如想像的容易,開始執行無差別焦土政策。但焦土政策反而激起臺民的決心,開啟了北部山區綿延日久的武裝對抗。

次為尖筆山之役。尖筆山為苗栗北方的唯一軍事據點,為新竹陷落後的防守要地,有鑑其地點之重要性,客家義軍首次在此空前大集結,也是客籍首次為作戰主力,新楚軍與黑旗軍為支援角色的戰役。但日軍不論在數量、裝備和訓練上,均遠勝義軍,激戰後義軍隨即敗退苗栗與彰化。

最後,八卦山之役則是一次大會戰,日軍動員一個師約一萬五千餘人,義軍有十二營三千六百餘人,雙方均蒙受重大傷亡,也在此役後,抗日軍隊元氣大傷,日軍得以長驅直下。

火燒庄事之役是一八九五年台灣西部抗日尾聲中在南部屏東的一場戰役,號稱「全臺抗日最後一戰」。六堆客家義軍為了保家護土,在邱鳳揚的帶領下,與設備精良的日軍在十二月二十五、六日發生衝突,最終導致日軍報復,放火焚燒全村(今屏東縣長治鄉長興村),二百餘人傷亡。


線索:事件與人物

龍潭坡之役

龍潭坡之役是在乙未戰爭的七月十二到十四日間,發生在桃園地區以客籍為作戰主力的戰役之一,日方主力是山根信成少將率領的支隊,義軍是黃娘盛與胡嘉猷等從地方募集的民兵三千。但最終不敵日方的優勢兵力,龍潭街上陷入火海,多人遭處決。

乙未割讓後,台北城被日軍接管以來,如同其他客庄,龍潭也是由地方仕紳,組織起地方民兵保鄉衛土。而敵對方的日軍,則是在推進到桃園地區後,不斷遇到或大或小的客籍義軍的游擊式襲擊,因而拖慢了前進步伐。但山根少將在此一役中,儘管有被如黃藐二攻擊運糧隊,或受到地勢影響,但仍舊以優勢兵力勝之,龍潭淪陷,多支客籍義軍退守新竹。山根則是轉往大嵙崁解圍。

大嵙崁之役

大嵙崁之役是指在乙未戰爭的一八九五年七月十二日到十六日大嵙崁失陷間,日軍與武秀才江國輝為總指揮所組織千人規模的地方義軍所發生的戰鬥,最後造成地方領袖多人被捕或身亡,村落被焚。且鑑於客籍義民為代表的抵抗甚為強烈,樺山資紀和能久親王期望早日平定北部義軍,以便早日南下平定全台,乃擬定掃攘計畫,利用焦土政策瓦解反抗者的決心。

台北失陷後,消息傳到大嵙崁,地方鄉紳也隨即有反應,地方分成和談與武力對抗兩派系,最終因台灣北部社會整體情勢的變化,主戰派佔得優勢。推舉武生員江國輝為首,組織地方軍隊千人,設立忠義局,維持地方秩序與統一抗日的陣線。七月十二日,日軍由枋城少佐率隊八百餘人,入侵三角湧。次日往大嵙崁前進,受到義軍埋伏包圍,死傷極多,進退兩難。

龍潭坡之役

龍潭坡之役是在乙未戰爭的七月十二到十四日間,發生在桃園地區以客籍為作戰主力的戰役之一,日方主力是山根信成少將率領的支隊,義軍是黃娘盛與胡嘉猷等從地方募集的民兵三千。但最終不敵日方的優勢兵力,龍潭街上陷入火海,多人遭處決。

乙未割讓後,台北城被日軍接管以來,如同其他客庄,龍潭也是由地方仕紳,組織起地方民兵保鄉衛土。而敵對方的日軍,則是在推進到桃園地區後,不斷遇到或大或小的客籍義軍的游擊式襲擊,因而拖慢了前進步伐。但山根少將在此一役中,儘管有被如黃藐二攻擊運糧隊,或受到地勢影響,但仍舊以優勢兵力勝之,龍潭淪陷,多支客籍義軍退守新竹。山根則是轉往大嵙崁解圍。

十六日,山根信城少將率多支部隊,以優勢兵力,大舉進攻大嵙崁。義軍不敵,同時受圍困的枋城大隊也乘勢逃脫,反而與山根部隊夾擊大嵙崁,同日,江國輝被擒,大嵙崁也告陷落。

尖筆山之役

筆尖山位於苗栗縣治北方,為苗栗向北防守的重要據點,標高五百四十二公尺,地勢崎嶇。新竹失守後,此為第一道防線。駐守在這一帶的義軍有徐驤、傅德星、吳湯興、新楚軍等十一部,兵力約七千八百餘人。日軍有四隊,由川村景明等人擔任各隊指揮官,總兵力有九千餘人,另有兩艘巡洋艦。故在人數與裝備上,均在義軍之上。

八月九日,進衛師團能久親王下令川村景明的右翼隊和內藤政明左翼隊圍攻筆尖山。義軍據守筆尖山東西兩側據敵。但日軍有火力上的優勢,很快發砲擊潰義軍堡壘,軍艦亦開火助攻,義軍接戰後數小時即敗退。同時,頭份也面臨日軍第二旅的攻擊,同日失守。筆尖山和頭份失守後,苗栗成為義軍在桃竹苗一帶的最後據點。

八卦山之役

八卦山之役是乙未抗日中一次大會戰,日軍投入一個整編師約一萬五千餘人,義軍有十二營三千六百餘人,雙方均蒙受重大傷亡。此一役後,抗日軍隊已失去大規模動員的人力物力,僅能零星對抗。

苗栗失守後,日軍持續推進,目標在中部防禦的重鎮:彰化。抗日軍在彰化集結,其中吳湯興、李士炳、沈福山、湯仁貴、徐驤各率一營,守八卦山。八月二十七,近衛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等一行人抵台中大肚,並外出以望遠鏡窺視八卦山防守,但為守軍發現,發砲攻擊,山根與能久逃避不及,被炮彈擊中。日軍決定當日深夜兵分幾路,圍攻八卦山及彰化。歷經數小時的對抗,日軍夾帶火力與人力優勢,清晨六點已大致平定八卦山,沈福山、湯仁貴中彈而身亡,吳湯興撤退至義民廟附近後,為日軍騎兵隊所殺。彰化城隨即失陷,三十一日,彰化全境失守。

火燒庄之役

隨著日軍十月入佔台南城,乙未抗日在西部的戰爭已進入尾聲,日軍持續南下,在高雄屏東一代掃蕩殘餘勢力,其中客籍的六堆義軍即是其中一支。六堆的形成是清朝閩粵客籍移民在高雄屏東一帶建立的鄉團組織,分為左堆、右堆、後堆、中堆、先鋒堆、前堆﹐屢次在地方械鬥、民變中扮演維繫地方秩序的角色。在乙未戰爭中,由邱鳳揚擔任大總理,帶領六堆義軍,守衛家鄉。最後在火燒庄與日軍決一死戰,不敵戰敗,全村遭焚,六堆組織也隨後被日人解散。

新竹北埔|姜紹祖

1876年12月26日—1895年7月11日

字纘堂,原籍廣東陸豐縣,新竹北埔庠生,武裝拓墾組織「金廣福」墾號第一代墾戶姜秀鑾之後,頗有家產。乙未戰爭時年十九,招募地方鄉勇數百員,率新竹莊民、隘等與日作戰,率軍參與了桃竹苗地區多場重大戰役,如:六月在大湖口阻止日軍推進、新竹攻城戰,與徐驤一同被認為是吳湯興陣營中,最敢於衝鋒之人。後於七月逝於新竹城攻防戰。與吳湯興、徐驤並稱為有「客家抗日三傑」、「竹苗三秀才」。

苗栗銅鑼|吳湯興

1860年—1895年8月28日

字紹文,原籍梅縣,苗栗銅鑼灣人,生員出生。臺灣民主國成立後,訓練鄉勇響應抗日,透過邱逢甲之引薦,而獲唐景崧授予統領關防。

六月初日軍南下桃園時,吳湯興率苗栗鄉勇數百人,前往對抗。六月 十一日,新竹、苗栗紳民推吳湯興為主將,並集首提督茂林二營、棟軍謝天德等營,和其他竹苗義軍,如邱國霖、徐驤、吳鎮觥、姜紹祖誓言抗日。六月十二日,以「統領臺灣義民等營吳」之銜,在新竹城內外張貼文告,號召抗日。六月中,日軍推進到平鎮、龍潭,吳在此截擊,在大湖口有激戰。後退守新竹城。新竹城破後,重新整備竹苗一帶的義軍,將之部眾分為五營。七月十二,上書臺灣知府黎景嵩,請求派兵協防與物資支援。劉永福後派吳彭年領黑旗軍北上支援。

八月苗栗筆尖山之役,亦與其他義軍協調抗日,不敵,退守中彰。台中被占領後,重整旗鼓,與徐驤等部眾,防守彰化。八月二十八,日軍分頭並進,多路圍攻彰化八卦山,守軍與日軍以砲互擊,吳湯興為砲火襲擊,傷重致死。

苗栗頭份|徐驤

1860年—1895年10月20日

字雲賢,俗號徐昂,原籍廣東嘉應州,與苗栗頭份生員,與吳湯興所部共組「新苗軍」,防衛新竹一帶,後轉戰各地。台北城陷落後,徐驤北上,與其他義軍加入抗日行列。六月在桃竹的戰役中,於二十三日率領二百餘名義勇,打游擊戰,阻斷日軍在臺北、新竹間的連絡線。七月,與吳湯興等協力,領鄉勇退守北埔。八月苗栗筆尖山之役後,與吳湯興、吳彭年等往南撤退,守中彰。但在八卦山一役失利後,吳湯興陣亡,徐驤退守雲林台南,仍持續與日軍對抗。十月二十,日軍渡曾文溪後,在東勢庄與屯守的徐驤發生衝突,但被日軍夾攻,徐驤於曾文溪之役中砲而死,抗日軍潰不能支。

苗栗|鐘榮發

參戰時僅16歲,並被分派為哨兵、輪流戍守苗栗營頭崠的哨所,每當輪值時都需要挑著鍋、爐及食物。戰後承建苗栗城隍廟及觀音宮等廟宇,是令人欽佩的廟宇匠師。由於伯公反日被列為黑名單,影響侄輩們於日本時代的前途,甚至深怕影響家人,而不敢結婚。甚至搬至西山尾蓋起茅屋居住,已陪伴犧牲的戰友,並交代姪孫死後一定要安葬在營頭崠哨所處,與舊日戰友長眠。其往生後,家屬遵從遺願,偷偷將其遺骨埋葬營頭崠懸崖上,極為隱密地3塊平坦的大石板堆疊而成,沒有正式墓碑、也沒有刻文字,沒有年月日,一片空白。但所葬之處正是他以前站哨的哨所的位置。

苗栗|陳嘉樂

曾與陳李傳良等共同發起創建銅鑼天后宮(此廟為吳湯興誓師地),為人勤勞儉樸、務農致富,為人樂善好施,經常為地方調解民怨,頗受鄉里稱讚。當時因年事過高,人丁單薄而未直接參加作戰,僅捐助糧餉響應義軍,仍遭日軍追擊、子孫遭殺戮,剛落成的伙房屋亦遭縱火燒毀。

苗栗頭份|林石妹

苗栗縣頭份斗換坪林起道之女,徐驤之妻。乙未之役徐驤逝世後,林氏為躲避日人騷擾,攜子阿成返回中國原鄉鎮平,依宗祠接濟,後賣粽子。居數年,台灣局勢穩定,遂攜子返臺,留有一首祭夫文。念其夫與南部六堆義民共赴國難,遂於1910年代移居屏東麟洛鄉,暗期於他日與其夫不再有南北之隔。乙未戰役的日軍士兵日記曾提到北白川宮曾告訴日軍士兵征台戰役可在三個月內結束,但當他看見倒下的義軍屍體很多是婦女時,才知道低估了臺灣人的決心。當臺灣各地男性英勇抵抗時,女性也在這場戰爭中,扮演極度重要的角色,不只是在後方縫衣、做飯、耕田,更有人實際拿起武器參與戰役。


延伸參考資源

李進億,〈乙未戰爭:客籍抗日義勇軍〉,《臺灣學通訊》第八十七期,2015年。
李文良,〈一八九五年臺灣政權轉換之際的大嵙崁〉,《歷史臺灣》第十期,2015年。
李文良,陳瑢真,戴心儀,《籠城之戰:1895年南臺灣六堆客家火燒庄戰役》,南投,國史館,2021年。
林正慧,〈1895 年乙未之役中的臺灣客家〉,《客家研究》第十一卷第一期,2018年。
林修澈主編,《賽夏學概論》,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6年。
翁佳音,《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台北:稻鄉,2007年。
許佩賢譯,《攻臺戰記:日清戰史.臺灣篇》,臺北:遠流出版社,1995年。
陳運棟主編,《重修苗栗縣志》,卷三十二,人物志,苗栗:苗栗縣政府,2006年。
黃昭堂著,廖為智譯,《台灣民主國之研究》,台北:財團法人現代學術,1993年。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台北:商務,1992年。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觀台灣》第四十四期,2022年。
Taiwan bar,〈臺獨運動,曾經的那一次〉臺灣世界史第8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UFJOQk91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