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雲戲碑

參賽團隊 | 劉詠齊


設計說明

本設計以彩煙、煙花、沖天炮做為視覺、聽覺主體以敍事,並以發射上述媒介的基座為實體紀念碑設置於基地上。發射火藥之後,實體紀念碑的形式也會逐漸改變,做為較長時間的敍事媒體而存在於基地。

本設計提案一場由七月初開始至月底的祭典,用以紀念乙未戰爭中的安平鎭之役、隆恩埔之役、分水崙之役、龍潭陂之役與大嵙崁之役。一個月劃分為五個禮拜,每一個禮拜之周末按照發生順序紀念一役,令參與者按照時間順序走踏古戰場,以身體經驗記憶事件之前後關係。無特定紀念人物,而是以 1937 年出版的《臺灣治績誌》中,所推測的義軍傷亡人數 12500 為發射煙火之總數量,另每一支孤魂都再有機會發聲、綻放。

以「白日煙火」的形式來做為祭典的敍事主體,以客家戲曲做為敍事結構,共分為經典之十幕劇,每一役以兩幕劇來敍述,五役共十幕劇。以彩煙製造具顏色的煙霧為視覺元素來構圖;以煙花與沖天炮做為聽覺元素來營造氛圍,其中煙花製造無音調之爆炸聲如模擬槍砲,而沖天炮則透過分別不同之內部管徑結構設計,來達成客家戲曲所經常使用的徵調式與羽調式之音階之發音,以安排不同音調之沖天炮的發射順序來再現客家歌曲中經典的 La 至 Mi 的下滑音,或是以 La 與 Re 兩音的跳進和 La 與 Re 互相對鄰音的的級進所構成(La 進入 So;Re 進入 Do 或 Mi)的經典旋律,此外,沖天炮本身射向空中的長嘯、長吟式發音,也近似於客家歌曲中的唱腔特色。

安平鎭之役-第一幕〈狼煙〉、第二幕〈固守刺竹林〉
隆恩埔之役-第三幕〈奔水河流〉、第四幕〈四面奇襲〉
分水崙之役-第五幕〈山谷〉、第六幕〈戰歌〉
龍潭陂之役-第七幕〈稻苗靑靑〉、第八幕〈血紅靑禾〉
大嵙崁之役-第九幕〈大燒殺〉、終幕〈孤魂飛天〉

finalist-69-di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