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團隊 | 魏啟棻、黃海晴、王雅柔


主題與設計理念

本作品之靈感來源於1895年乙未抗日戰爭,桃竹苗丘陵一帶以胡嘉猷、黃娘盛等領導抗日的「安平鎮之役」。在該役,胡家夥房(今中山堂湯家祠堂)遭到日軍圍攻,據日軍記載,房屋周圍有濃密的竹林掩覆,設有槍眼,義軍以步槍回擊。胡嘉猷曾在缺乏子彈時,使用鐵釘作為子彈發射,嚇阻日軍。最終,此戰役以胡嘉猷敗北,退至龍潭坡暫時告一段落。
日軍進攻之桃竹苗丘陵一帶,多為客語使用地區,而平鎮是當時的純客家庄之一,胡嘉猷與黃娘盛皆出身此地,其客家身份不言而喻,受其號召的義軍可推論以客家人作為主體。客家人在乙未一役的貢獻過去多被覆蓋在家國情感之下,但在日本的報導中,開始使用「ハーカ」一詞指稱大姑陷至新竹一帶的義軍。同一時期的客家義軍統領吳湯興,向當時臺灣知府發送的稟文中,提及義軍更重視保衛家園,故難以調兵。從上文可知當時客家義軍將守衛家園放在首位的信念。而安平鎮之役,以約三百人的兵力守住日軍的三次圍攻,直到最後才撤退。此事件深刻地展現出客家人對土地、家園的認同感以及守衛家園的信念,同時也讓「客家」一詞與清領時期產生差別,並開始向外傳播。

選材與施作方面

本作品在材料方面,參考戰役中使用過的器械:削尖的竹及鐵釘,作為歷史意義的承載物,表達乙未戰爭的安平鎮之役中,客家人就算彈盡糧絕仍誓死捍衛家園的意志;地理方面,中山堂在當時為胡嘉猷的伙房,而在日軍進攻安平鎮時,曾圍攻當地,故選擇中山堂作為設置地點。竹林尖刺面朝外,以表當年抵禦外敵的心態與竹林的防禦作用。
而竹子的橫向連結,一方面確保結構穩定,另一方面也仿當年的防禦措施;竹子內面雕刻抗日方檄文與抗日客家人的名字;外側雕刻日軍攻台時的日記及相關報告內容,表現安平鎮之役的攻防狀況。

finalist-08-diagram